|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池州傩戏—戏曲活化石

池州傩戏—戏曲活化石

关键词:池州傩戏,戏曲活化石,池州民间戏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池州傩戏—戏曲活化石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面具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角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面具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
   
池州傩戏剧目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的小戏,用于娱神,如《舞伞》、《舞棋》、《舞回回》、《童子拜观音》等。另一类是本戏,共有五大本:《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寻夫》、《打銮驾》(即《陈州放粮》)、《章文选赶考》(即《卖花记》)和《花关索》。

  池州傩戏曲调有曲牌和板腔两种。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小堂鼓等,无丝弦乐器。
  池州傩戏带有浓厚的宗教、宗族色彩,历史悠久,形式原始,风格古朴,故有“戏剧活化石”之称,对我国古代戏曲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987年2月,由中央艺术研究院、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主持召开的古老稀有剧种--傩戏学术研讨会在贵池举行,同期举办了池州傩戏剧本、砌末、面具等史料、事物展览,与会人员在刘街乡观看了傩戏现场演出,会后,《安徽日报》发表了有关论著。
  刘街等地的傩戏,自1988年起又引起国外艺术家的注目,西德、日本戏剧专家、教授,先后4次前来考察和录像。1990年4月上旬,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的“中国傩戏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刘街乡傩戏业余演出队的公演,引起了中外学者的进一步关注,且以其丰富的内涵、特有的魅力、独特的地方风味,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现在戏剧艺术界有“南傩北鼓”之称(南傩即指池州傩戏,北鼓则指凤阳一带的花鼓戏),自然也吸引了美国艺术家,他们特别指定将傩舞拍进《虹》片内,并在大王洞中拍完中、美艺术家联欢的场景后,驱车来到刘街,仔细观看了傩戏演出的面具向傩戏老艺人详细询问了傩戏的演出形式和过程,以及面具的佩戴等。
 
傩戏,是我国最古老、最稀有的古戏曲剧种,同时也是一种古典舞蹈艺术。春秋时期,《论语·乡党》有“乡人傩”(俗称乡傩),《吕氏春秋》有“有司大傩”(即宫廷傩)的记载。傩舞作为傩戏早期的祭祀形式,最早可能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
明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对贵池傩事活动有较明确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清人郎遂编纂的《杏花村志》记述,每逢八月十五日梁昭明太子萧统生日,池州府城和四乡傩队都举行“中秋迎神赛会”来朝觐他(池人奉为“鬼神师”、“案菩萨”、“土主”)。
自古以来,池州每年都举行春、秋两次傩仪祭祀活动。“春祭”在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出;“秋祭”在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池州傩戏由宗族自行结社,是一种独特的封闭式演出体系,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各宗族演员皆按房头摊派男丁担任,靠“口传身授”的方式,长传幼承,代代沿袭。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池州傩戏演出程式各宗族大同小异,大次序为迎神、傩舞(舞伞等)、报戏名、傩戏剧目、吃腰台、傩戏、吉祥词、傩舞(《舞回回》等)、送神。大致分为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正戏的前后,必须有“请神”和“送神”仪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请阳神”、“朝庙”等傩事仪典。池州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以“悦神”为目的的傩舞与吉祥词。傩舞演出剧目有《舞伞》、《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舞回回》、《舞滚灯》、《舞旗》、《出将》、《舞判》(亦称《判官捉小鬼》)、《舞芭蕉扇》、《招财进宝》、《三星拱照》、《关公斩蔡阳》(亦作《关公斩绍蝉》)、《童子拜观音》等十余种。吉祥词由《新年斋》、《问土地》、《问社公》和《散花》等。另一类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又称“本戏”),主要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范祀梁》)、《张文显》、《摇钱记》、《陈州放粮》、《花关索》和《薛仁贵征东》、《包文拯犁田》、《宋仁宗认母》等。
傩舞一般以各种绘彩木雕面具为主要道具。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人、鬼、神、怪均以忠奸愚劣而分妍媸,夸张大胆,惟妙惟肖。演员们戴柳木面具,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配以节奏性很强的鼓点和伴奏,气氛热烈,风格敦朴,很能表现出人们的好恶之情。
贵池傩唱腔分傩腔(为主)和高腔两类,傩腔属花腔小调,山区流行的山歌、号子、茶歌、门歌、莲花落等民歌俗曲,其基本结构一般由呼应式的乐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的单段体,表达功能较强:高腔的旋律与当地的目连高腔基本相似,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腔调结构多为“字稀腔长”,并有大段行腔,戏剧功能强于傩腔。贵池傩戏不施丝竹乐器,一般只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少数班社也用琐呐吹奏。

池州傩戏一直保持着最古朴、最粗犷、最完整的原始风貌,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在文化方面,它是中原文化与楚、越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并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着对土地春祈、秋报的农耕文化传统。既有原始自然崇拜的内涵,又受到儒教、道教、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以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以及宋杂剧等在傩戏中的表现。因此,池州傩戏最具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征,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对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十世纪60年代,池州傩事活动曾一度匿迹。1980年以后,在一些村庄陆续恢复演出活动,即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德、日、美、澳、新、韩和港、台等10多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全国首届傩戏研究会于1987年2月在池州贵池召开,北京、上海、湖南、贵州、江西、广西、云南、江苏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池州傩戏先后赴韩国、新加坡、德国、匈牙利、奥地利演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池州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